據報道,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全球AR頭戴式裝置季度追蹤報告顯示,到2022年底,全球AR頭戴式裝置的出貨量約近26萬臺,年減8.7%;統計上半年前5名AR頭戴式裝置廠商分別是微軟、Rokid、Shadow Creator、Mad Gaze、RealWear。盡管2022年下降,但IDC預計市場將出現大幅成長,因為預計該市場的5年年復合成長率 (CAGR) 將達70.3%,到2026年底將達410萬臺。
中泰證券指出,產業鏈積極布局,AR放量可期。AR可落地場景眾多,除游戲娛樂等大眾熟知的應用場景外,在醫療、教育、生產制造等領域亦有應用,成長空間數倍于VR,有望成為下一代人機交互平臺。目前由于產品形態不成熟加上價格過高,AR仍主要應用于B端,2020年81%的AR眼鏡出貨量來自于B端。隨著產業鏈的積極布局和技術趨于成熟,光波導、空間定位等技術不斷完善,加上蘋果、谷歌、Meta以及微軟等科技巨頭的紛紛入局,行業有望在某個時點出現一款現象級的消費類AR頭顯產品,引領新一輪創新周期。VR持續創新帶來新成長機遇,品牌廠商加快布局驅動AR向消費級產品突破,加上本土終端品牌崛起帶動國內供應鏈發展,建議關注:立訊精密、歌爾股份、舜宇光學、紫建電子、隆利科技、三利譜。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