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制表:劉燦邦 本版制圖:周靖宇 公司/供圖 |
![]() |
![]() |
證券時報記者 劉燦邦
今年6月,中環股份正式更名為TCL中環(002129);將時間軸回撥,2020年末,中環完成了混改,TCL科技成為公司新的控股股東。此番公司名稱變更除了強調自身新能源定位與科技屬性,更意味著中環混改后與TCL科技的雙向融合取得顯著成效。
近日,證券時報“走進上市公司排頭兵”采訪團走進TCL中環,與TCL中環總經理沈浩平展開深度對話,探討公司混改后產生了哪些“化學反應”,解鎖公司成長為行業排頭兵的經營密碼,挖掘行業前景向好與競爭加劇并存背景下中環的持續領先戰略。
混改顯著提升決策效率
今年是TCL中環上市15周年,作為國內最早從事半導體硅片制造的企業,公司打破了外企在這一領域的長期壟斷,實現了關鍵半導體材料的國產化;TCL中環還將公司在半導體領域的積累延展到光伏領域,用工業4.0做支撐創造性地推出了G12硅片,引領了光伏行業的大尺寸潮流。
事實上,無論是在半導體還是光伏領域,TCL中環都是一個十分特殊的企業。2020年之前的中環一直是國企,完整地接受國企組織管理方式,按照相關規定、程序經營。
談及中環上市15周年的得與失,沈浩平認為,從優勢、劣勢兩個層面評判更為妥當?!霸趪笮再|的上市公司里,企業管理往往受到兩種甚至三種主導力量的影響?!痹谒磥?,國企上市公司在充分競爭的市場領域相對更慢的決策效率,表現在企業行為上也較為遲緩。
作為企業管理者,沈浩平還特別提到原體制下,公司激勵力度不足的問題,員工薪酬倒掛嚴重,雖然人員穩定性強,但是難以從外界吸納優秀人才。當然,過去的中環歷史積淀深厚,制造模式、研發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強,并持續引領行業發展?!斑@是公司的比較優勢所在?!?/p>
在天津市大力推動國企改革的背景下,2020年, TCL科技收購了中環集團100%股權,成為了TCL中環的第一大股東?;谇笆鰧髸r代中環優劣勢的探討,此番混改成為TCL中環企業發展史上的重要分水嶺。
“混改解決了中環國企時代的痛點?!鄙蚝破浇榻B說,過去,中環的決策如果涉及“三重一大”事項,就要經過集體投票、集體決策,整體效率并不高,混改大大提升了企業決策效率?!盎旄淖屩协h人能夠以更加大膽的姿態參與商業競爭,帶來了決策和行動層面的巨大效率改變?!?/p>
記者注意到,國企時代的中環是光伏硅片“雙寡頭”之一,但近兩年越來越多的資本涌入這一領域;半導體市場的情況更無需贅言,巨頭林立,中國企業的突圍任重道遠。由此來看,TCL中環確實急需通過企業決策效率的提升以適應日新月異的行業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兩家企業在基因上還是存在差異的,TCL過去40年是在中國改革的前沿城市To C端的業務一步步成長起來的,而中環的成長過程更多是與To B的業務有關。但優秀的企業,大多有著相似的文化內核。
在對待人才上,中環一是自主培養,二是兼容文化;中環企業文化中也一直強調三個否定,否定現有自我,否定現有技術,否定現有產品。中環的包容力也是TCL“領先科技,和合共生”使命的投射。一方面,當前的全球商業競爭,已經不是單一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產業鏈和生態圈之間的競爭。TCL一直秉持全球協作的開放心態,通過參與行業標準制定、開放技術和數據平臺、戰略業務合作、聯合研發、產業投資等途徑,與全球合作伙伴共建產業生態,合力推動產業創新升級;另一方面,李東生董事長曾說,“變革是TCL的基因,適應變化,主動變革,是推動TCL前進的內生動力?!弊兏锊粌H是TCL不斷穿越周期的內驅力,也是中環“三個否定”工程師文化的精神內核。兩年的時間,中環與TCL工作模式文化互相磨合、求同存異,TCL從賦能的角度支撐中環的發展。
堅持長期主義與創新驅動
當前的市場正涌現一股光伏熱,行業顯著特征之一是大規??缃缗c擴產,TCL中環所處的光伏硅片領域也從“雙寡頭”格局走向更激烈的競爭。與此同時,作為光伏產業原料的多晶硅價格已經創出十年新高,產業鏈成本壓力陡然增加。
如何看待當下的光伏熱?一輪輪的擴產會否使行業出現過剩危機?面對持續抬高的成本壓力,中環又有何應對之策?這是當前行業最重要的基本面,關于這些問題,沈浩平給出的答案也十分樸素——專注經營、保持謙虛、創新驅動、堅守毛利額底線。
在沈浩平看來,當下諸多企業選擇跨界發展光伏是可以理解的?!爸袊母镩_放以來積累了很多資本,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尚未成熟,無論是新能源行業還是汽車甚至是餐飲行業都在尋求跨界發展的機會,企業在跨界的過程中往往會選擇成長性比較高的、技術門檻相對較低的行業,能跨界進入半導體行業的企業很少,但是跨界做光伏的企業就很多?!?/p>
這一現狀也折射出大多數跨界者的想法——你能干,為什么我不能干?沈浩平認為,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深層原因在于中國經濟體系中獲取資源的程度,其次還在于國內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相對薄弱,還在完善當中。
見微知著,已經在全球市場展開布局的中環對于企業間的競爭有著更深的理解?!爸袊髽I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其實是受到全球范圍競爭對手的狙擊,為了保持市場競爭力,中環一直在做領先差異化?!鄙蚝破较蛴浾哒f道,光伏行業的競爭是殘酷的,過去,光伏行業已經倒下了四個中國首富,做企業應該專注于經營、保持謙虛,堅守底層邏輯并堅定地走下去。
至于中環的底層邏輯,沈浩平將其概括為秉持長期主義并堅持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在他看來,這也是公司應對上游硅料價格巨大波動的唯一方法。
技術創新的一個重要體現是應用工業4.0技術,這為中環帶來了制造模式的升級?,F在,中環位于銀川的工廠部分環節已經可以實現黑燈生產,不僅生產效率提高了,也實現了更低的原料消耗與更低的碳排放,更為關鍵的是產品品質、一致性獲得了大幅提升。
數據顯示,中環的多晶硅加工成品的消耗率比同行業要低2%~3%?!斑@是行業內無人可比的,也是中環工業4.0柔性制造能力的體現?!?沈浩平表示,制造模式升級為中環參與市場競爭、布局全球化打下良好的基礎。
產業鏈價格持續抬升曾幾度使行業開工率下調,二三線企業在產業調整中受到的影響是首當其沖的,一線企業也很難獨善其身。以中環為例,今年上半年,公司光伏硅片、組件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8.37%和7.69%,同比分別下降了3.09個百分點和4.83個百分點。
“正如半年報中展示的,公司毛利率有所下降,下降的原因可以概括為分母變大、分子不變,涉及企業盈利的毛利額一直是我們堅守的?!闭劶斑@一問題,沈浩平也并不回避,他告訴記者,產業鏈價格走高客觀上對中環也造成影響,稼動率降低,公司的應對策略是要求單位銷售毛利額提升,而提升的來源是內部要實現更低的成本。
據了解,面對近兩年硅料價格的持續漲勢,TCL中環通過自己的技術和制造方式,將一部分硅料上漲的成本通過自己的基礎創新和產業轉型進行消化;另一方面,中環也提倡,在這種背景下,要更多地通過下游電池、組件的技術共同創新來降低原材料上漲對產業鏈的沖擊。
制造優勢引領差異化發展
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毫無疑問硅片的集中度在下降,過去,中環和隆基占比在80%左右,今年市占率已經在下降了。沈浩平認為,未來硅片環節的格局由兩方面因素決定,一是硅片環節玩家數量和產業集中度,二是現有很多落后產能,要關注產能迭代的進度。
“企業需要聚焦,不斷鉆研自己的主業,才能在行業周期中存活下來?!闭潜种@種理念,中環在光伏硅片領域不斷鉆研,將技術進步與創新驅動的潛力發揮到了極致。
記者了解到,過去多晶硅在硅片生產成本中的占比只有不足50%;然而,由于多晶硅價格高企,導致其在硅片成本中占比很高,現在高達88%,先進技術代表的可控成本只占百分之十幾,多晶硅價格高企使硅片技術被掩蓋。
同樣的原因,過去在多晶硅價格低位時組件廠商以硅成本為主要成本的比例也在上升,所以顯得組件和電池技術差異化的領先優勢都被高企的硅料價格所掩蓋。沈浩平將當前行業的狀態形容為“處在短期真實和長期不真實的狀態中”。
他認為,假以時日,當多晶硅價格回歸的時候企業自身的作用越來越大,最終還是會回到原料成本只占硅片成本50%以下的情況。未來,隨著硅片結構和成本結構變化,行業內競爭將逐漸取決于硅片廠而不是原材料受限來體現;屆時,中環的制造技術優勢將重新得以顯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中環率先公示了N型硅片報價,作為頭部企業,中環此舉既意味著光伏行業向N型技術轉向,也顯示出公司有意進一步爭取硅片定價權。根據中環9月8日的最新報價,其210-N-150μm硅片為10.66元/片,210-N-130μm硅片為10.24元/片。
“N型技術方向是未來必然的發展,因為其衰減更低,發電效率更高以及在應用過程中的熱穩定性更好?!鄙蚝破较蛴浾哒f道。據了解,N型單晶由于其摻雜率的問題,其高斯分布相對于P型來說更加離散,如何在一個大規模制造的過程中保持高斯分布是中環十余年來的努力重點。另一方面,N型由于其高效性,對晶體缺陷的控制也成了關注焦點。
“截至目前,中環的晶體缺陷和晶體中有害雜質的控制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鄙蚝破奖硎?,中環圍繞N型電池下游客戶的制造和運用開發出了更加優質的、缺陷少的產品,并已面市。需要說明的是,中環還在持續引領硅片行業的薄片化進程,正如前述,其可量產的商業化硅片產品已經能夠減薄至130μm,而一年前行業的主流還是170μm。
除了硅片,中環的創新與技術引領也體現在組件環節。公司組件保持與自身硅片產能結構性匹配的定位,一方面通過消化內部超規格硅片改善毛利,另一方面平衡滿足一線硅片客戶的質量需求。歷史上,中環從2017年開始生產疊瓦組件,主要面向出口市場及分布式場景。其中,疊瓦1.0主要是ODM生產,公司承接SunPower和Maxeon的設計進行生產制造。2020~2021年以后,公司逐步演變成IDM,有能力進行專利升級和技術升級。今年,公司在疊瓦2.0基礎上開始了疊瓦3.0的技術升級。
今年上半年,中環組件業務實現收入47.6億元,同比增長116.41%,組件業務收入占總營收的比重也提升至15.04%。
光伏、半導體業務雙領先
TCL中環在半導體材料與新能源材料的業務基礎上做了一定的向外延伸,但在與沈浩平交流中,依然能感受到中環的發展有著清晰的戰略導引?!霸诠夥I域,中環一直是全球領先的;在半導體領域,公司的口號是‘國內領先,全球追趕’,現在第一步已經基本完成,第二步是向全球前五名追趕超越,這也更有挑戰性?!?/p>
關于光伏新能源業務,沈浩平用三句話形容了中環的使命。他認為,“環境友好”是中環做事的邊界,中環始終堅持“科技與實踐”并行的綠色發展之路,在生產過程中注重能耗降低,單位產品能耗、污染物減排都達到行業領先水平,為“雙碳”戰略目標的實現貢獻中環力量。
其次,高質量持續發展是中環不懈的追求。中環始終堅持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通過持續創新與科學化管理,在工廠設計上推進更加智能、更加先進的制造模式,實現同等投資下的項目產能提升超30%。沈浩平介紹說,在新技術的引領下,中環現有項目達產后,硅片產能將達到180GW以上,其中210硅片占比超90%。
再有就是沈浩平多次強調的創新力,他認為這是企業的生存之本?!爸协h在光伏領域有四十余年的技術積淀以及Know-How(技術訣竅)積累,公司在N型硅片領域有充足的技術儲備,將為全球提供質量最好、最穩定的產品,為下一代光伏技術的發展提供保障?!?/p>
數據顯示,在2022年上半年,中環光伏材料產能提升至109GW,銷售規模同比增長24%至34GW;光伏組件產能提升至11GW,銷售規模同比增長94%至3GW。同時,公司存貨周轉天數加快了5天,應收周轉天數和應付周轉天數均加快了3天;單位產品硅料消耗率同比下降近6%,單晶爐月產能力提升19%,同硅片厚度下公斤出片數提升了19%。之所以提到這些數據,是因為硅片是光伏產業鏈中競爭最激烈的環節,中環已經在差異化發展上下功夫。中環有極大的信心做好這種差異,可以說,靜態看中環對比同行水平有36個月以上的領先。
談及半導體材料業務,沈浩平指出,中國芯片的最大問題在于需要Know-How的積累,也就是所謂的技術訣竅,但Know-How不是來自教科書,而是來自不斷試錯?;谶@樣的認知,中環也明確了半導體產業的經營思路,即提高產能和市占率,進一步提高營運質量和適當延伸產品線,同時充分利用中環本身智能制造和自動化成果的優勢。
沈浩平同樣用三句話概括了他對半導體產業的認知,其中也隱含著對中環業務的期許。他認為,半導體無法通過用錢買科學家和設備去做出來,而是需要歷史的積淀?!皻v史上新出現的半導體廠商都是通過并購出來的,半導體公司有很多不會寫在專利上的技術,這需要歷史的積淀,這同樣也是壁壘?!?/p>
歷史積淀的背后是對業務的專注與精益求精。在沈浩平看來,半導體企業更應如此,一家公司的成長需要經過幾十年的專注積累,跳動很大的公司是很難存活下來的。
沈浩平也向記者表示,目前的半導體市場環境為中環提供了發展的契機,因為中環的特質中有著足夠長的歷史積淀,能夠抓住機會擴充產能,讓客戶信賴,同時,中環尊重知識產權,尊重投資精神,尊重全球文化和生態鏈的地位。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