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官方微信公眾號

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證券時報官方新聞客戶端

掃描上方二維碼下載客戶端

首頁 > 股市 > 股市動態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股市>股市動態

清退和增資同步進行 小貸機構整合提速

2022-09-23 07:55 來源: 證券日報
證券日報 2022-09-23 07:55

近日,重慶金安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金安小貸”)經營范圍從全國變更為重慶。不久前,平安普惠已注銷湖南普惠小貸和深圳平安普惠小貸兩家公司,此次,金安小貸經營范圍的收窄,也意味著平安普惠旗下再無全國性網絡小貸牌照。

今年以來,隨著監管對互聯網平臺金融業務的不斷收緊,京東、攜程、度小滿等互聯網公司均在加速整合旗下小貸牌照,同時互聯網系小貸機構增資消息不斷,業內清退和增資正同步進行。

對業務開展不造成實質性影響

具體來看,金安小貸經營范圍發生變更,從“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各項貸款、票據貼現、資產轉讓業務”變更為“在重慶范圍內開展各項貸款、票據貼現、資產轉讓和以自有資金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股權投資。其中,股權投資余額不得超過注冊資本的30%”。

作為平安普惠旗下僅存的一張網絡小貸牌照,金安小貸成立于2014年12月份,注冊資本為32億元,是平安普惠旗下注冊資本最高的互聯網小貸機構。

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于平安普惠注銷部分小貸機構,是積極響應監管政策的體現。從整個平安集團的生態而言,有很多其他牌照可以代替小貸牌照開展業務,包括消金、銀行、汽車消費金融、甚至包括陸金所的一些貸款類業務,可以說,注銷此前兩張小貸牌照及此次收窄金安小貸的展業范圍,對其業務開展并不會造成實質性影響。

事實上,從平安普惠整合脈絡來看,旗下互聯網小貸業務正“一縮再縮”。今年年內,平安普惠多次對旗下小貸牌照做出調整,并已先后注銷兩張互聯網小貸牌照。具體來看,2022年5月份,湖南省平安普惠小額貸款公司變更經營范圍,并更名為湖南省平安普惠經濟信息咨詢有限公司;6月份,平安普惠全資控股的深圳市平安普惠小額貸款更名為深圳市平安普惠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更名后,專營小額貸款業務的經營項目也被變更,公司不再從事小額貸款業務。8月份,湖南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發布通報2021年全省小額貸款公司監管系統數據報送情況公告中顯示,湖南省平安普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已注銷。

小貸行業合規化發展提速

今年以來,包括京東、度小滿、攜程等一眾擁有多張網絡小貸牌照的互聯網公司,均加速小貸牌照的整合工作。比如,京東已整合多張旗下小貸牌照,6月份,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發布批復顯示,同意取消北京京匯小額貸款的試點資格,隨后該公司更名為北京京匯創先咨詢有限公司;7月份,上海京匯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更名并變更經營范圍,不再從事小額貸款業務。

8月份,攜程旗下上海攜程小額貸款更名為上海攜趣信服科技有限公司,同時不再從事發放貸款及相關咨詢活動業務。同月,度小滿旗下上海滿易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從存續變更為注銷。目前度小滿旗下僅剩下重慶度小滿小額貸款公司,并已增資至74億元。

《證券日報》記者對相關公告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多地監管對小額機構整治力度不減,合規發展已然成為市場主體的普遍共識。比如,6月份,內蒙古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發布關于取消6家小額貸款公司經營資格的公告等等。

行業正呈現清退與增資并行局面。今年以來,騰訊、360數科、字節跳動等多家互聯網巨頭旗下的小貸機構完成了增資,加大了投入力度。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今年以來,小貸機構整合動作使得小貸行業的整體合規性得到持續提升,也使得機構在業務資源的鋪設上有的放矢、輕裝上陣。未來,‘互聯網’系小貸機構將繼續借助自身的流量、科技、運營、場景等方面的綜合性優勢,為實體經濟的服務發揮更為充分的作用?!?/p>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為你推薦

國慶長假露營又“翻紅”?這些問題也逐漸顯現
實際上,在今年國慶節日期間,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營市場熱度延續成為共識,從OTA平臺的數據和銷量也能印證這種趨勢。
2022-09-3013:02
破凈股集中在傳統行業,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優
目前破凈股滾動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較低的有振東制藥、海航科技、ST廣珠等,滾動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認大幅降價傳聞,新能車板塊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帶動下,中概股新能源車板塊全線暴跌。小鵬汽車盤中一度大跌超11%,股價再創歷史新低;蔚來盤中亦重挫超11%,股價創4個月來新低;理想汽車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動駕駛大規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長潛力股出爐
9月以來自動駕駛概念股整體表現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達到7%,跑輸同期上證指數。數源科技、東田微、通宇通訊、聯合光電、華鋒股份等跌幅超過20%。
2022-09-3007:53
  • 證券時報APP
  • 微信公眾號
  • 點擊下載
    證券時報APP
    發現投資價值
    打開應用
    欧美free性爱bbw